吾爱读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网游竞技 >大宋好相公 > 章二零三 气吞万里如虎

章二零三 气吞万里如虎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不料,随着北方形势变化,耿京义军内部发生重大变故。

尽管两股势力对峙,但是谁都不想看见山东路丢失掉,尤其掌兵将军,让他们互殴自是不乐意,但若是去剿灭义军,能逃离风口浪尖,则是拍手叫好。

完颜庸在中都发出收买人心的“大赦诏书”,其中说道,“凡我境内百姓,在山者为盗贼,下山者为良民。”

完颜亮也不落后,发出类似诏书。

两者都如此,义军们的精神散了一半。

对于义军请求,朝堂是有求必应,耿京自封为天平均节度使,便同样封此官职。

天平军节度掌书记,此乃辛弃疾官职,负责全军文书工作。

对于招安的绿林好汉,宋廷向来优厚,尤其是抗金义军,更是不能马虎。但是在义军的动向上,不管是赵构还是朱倬,都不认为他们在山东路活动合适。

眼下双方内战,义军又是没有参加过大兵团决战的农民,而且金人无论如何也会选出一支偏师对付他们,真要是对阵金国大军,必然吃亏。眼睁睁的消耗掉性命,并不明智。

形势不明之下,朝堂下达旨意便是义军回到大宋疆域内,少几十万人口,对于金国来说也是打击,失去众多种粮壮劳力,影响可是不小。

许多思家心切、一心想过太平日子的义军将领和战士,趁着有宽赦诏书,纷纷下山回乡,把他们曾经一起畅想的未来抛之脑后。

日子是自己的,虚无的诺言能成什么样子,谁能说得清楚。

尽管赵构并没有表明要放弃山东路,但是通过字里行间,辛弃疾还是能感到不管官家还是相公,都并不看好。毕竟,眼下更重要的是汴梁!

就连他赵构,也不是想要撤回大军就能撤回。当年十二道金牌,因为主持朝政的是秦桧,和金人的利益一致。

但是眼下不同,无论陈康伯还是朱倬,都以恢复中原为己任,哪怕是胆小的叶义问,也是支持,尤其是他在前线表现太过丢人,被弹劾去职,由陈康伯兼任枢密使的情况下。

……

朝廷不但为耿京、辛弃疾、贾瑞及义军将吏赐官封爵,还派王世隆带着赐给山东义军的官诰节钺等物,同贾、辛等人一起奔赴山东路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