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爱读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网游竞技 >大宋好相公 > 章一四八 精忠报国

章一四八 精忠报国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似乎是那些能致人耳聋的诗词实在是令人倒胃,不少人叫喊着由他赋诗一首。

朱熹毕竟是朱熹,真才实学绝非浪得虚名,见他略一沉吟,便是一首菩萨蛮:

晚红飞尽春寒浅,浅寒春尽飞红晚。

尊酒绿阴繁,繁阴绿酒尊。

老仙诗句好,好句诗仙老。

在后世,一代大儒朱熹毫无疑问是中国名人,世界名人,是孔孟以后最杰出儒学大师。

当然,与许多名人一般,他在生前遭到不平对待。莫须有之伪学逆造,以至于狼狈不堪,斯文扫地。

历史上,以命令手段禁锢一个学派学说之事,屡见不鲜,它并非学术之争,而是排斥异己的政治斗争。

对朱熹禁锢也是如此,因为他主张迁南京,伺机复中原。很是得罪习惯于偏安,妥协的当权派。朱熹疾恶如仇,连上奏疏,弹劾贪赃枉法之人,为此,遭人记恨。

层出不穷攻击来袭,说什么“近世士大夫所谓道学者,欺世盗名,不宜信用。”宋孝宗轻信其言,道学从此成为一个政治罪状。

长恨送年芳,芳年送恨长。

几句吟完,现场一片寂静。

这,实在是太强悍!

先不说其他,词意境已比别人高上一个等级,再加上回文,无形之中更是增加难度!

后宋宁宗即位后,朱熹提醒皇帝防止大臣窃权,引起专擅朝政韩侂胄的嫉恨,把朱熹道学诬蔑为伪学。韩侂胄指使亲信捏造朱熹罪状,霸占友人家财、引诱两尼姑做小妾,诋毁朱熹名誉,清正廉洁化作声名狼籍。政坛上对朱熹攻击一天比一天厉害,甚至有人公然叫嚣处死。

如此政治高压之下,心力交瘁的朱老夫子不得不违心地,无可奈何地承认强加于他的罪状:私故人之财、纳其尼女,甚至是扒灰儿媳。为显示认罪态度诚恳,他被迫说一句最不该说的话:“深省昨非,细寻今是。”彻底否定了自己。

政治风潮席卷之下,门生故旧惶惶不可终日,特立独行者隐匿于山间林下,见风使舵者改换门庭,不敢再踏进朱熹家门。

梁范在脑海中回顾完他的一生,可悲可叹!

但是,眼前朱夫子,还未落寞,依旧是万众敬仰学富五车的大好青年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